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发展目标,在宏观上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对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作了重点强调。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这些阐述为进一步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性,将其与民生、民心、江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阐述了深刻道理。中国的现代化是14亿人的现代化,人民应该辛勤劳动、积极参与,推进现代化并普遍受惠于现代化国家建设,达到物质生活富裕、社会关系和谐、精神生活丰富、生活品质提高。这样人民就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就增进了民生福祉。同样,民众增强了社会认同感,党也就更好地守住了民心,进而巩固了执政基础。
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困弱群体生活改善尤其值得重视。有学者说过,看一个社会是否进步,只要看最底层民众的生活改善情况就够了。因此,在走向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困弱群体的生活状况必须得到明显改善,必须提高其生活水平、增进其福祉。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是来自理想期望和政策宣称,而是来自共同参与的辛勤劳作和互相帮助,来自科学的、制度化的惠民政策及其有效实施。对于困弱群体来说,不但要有科学、积极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而且要使这些政策能有效实施,即这些政策具有针对性、可及性和有效性。这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努力,另一方面,社会服务方式至关重要。
一段时间以来,政府部门比较强调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提出要打通“最后一米”,这是就政策实施梗阻而言的。实际上,打通了“最后一米”,实现了物理上的可及性,未必就能使政策对象满意,因为可及性还有社会和心理层面。政策需要实施,将政策福利传递到服务对象需要科学方法。针对困弱群体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需要情怀,实施政策、提供服务用心才能使服务对象暖心,有获得感、尊严感,才能赢得民心,真正达到政策效果。社会工作是有深厚的为人民服务理念和为困弱群体服务情怀的专业,也是有丰富多样的服务方法、强调服务效果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在实施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专业服务中应该能够更好地发挥惠民生、暖民心、守民心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2年10月下刊